返回
【一更】
首页
更新于 2025-02-16 03:18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站在他桌前的赫然是李通许, 凑近了看, 谢行俭方才发现李通许脸上红紫了两大块, 就连眼角都肿了老高, 不过李通许应该拿药粉遮掩过, 一眼瞧上去伤势并不严重。
    此时, 李通许正满心惊慌的站在谢行俭面前, 谢行俭所坐的位置靠窗,他不经意间往窗外看了一眼,发现朱庶常刚被杜大人喊了出去。
    朱庶常前脚出了门, 李通许就找上了他,真巧啊。
    “有事么?”谢行俭复又垂下眼眸,执起笔蘸蘸墨水, 摊开白纸开始书写文书。
    李通许神色慌乱, 乌黑旧袍下的手使劲得交叉握紧,静了半晌像是下定了决心, 沉声道, “谢修撰, 文书是下官丢进水缸的。”
    谢行俭手抖了抖, 一滴黑墨滴落在纸上, 顿时染坏了纸, 他烦躁的歇笔将纸揉成团扔进纸篓里。
    “你跟本官说这个做什么?你该去和杜大人说,你该跟其余辛苦的同僚们说!”谢行俭压低声音恶狠狠道。
    李通许咽了口水,眼眶一红, 哽咽道, “下官就知道此事瞒不住谢修撰,还望谢修撰替下官保密……”
    谢行俭意味深长的看向李通许,轻飘飘的道,“本官上午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该让朱庶常替你保密,他大嘴巴子往外一说,本官可管不了。”
    李通许慌忙摇头,喉咙滚动两下,深吸了口气,往谢行俭身侧凑近一些,坦白道,“此事便是朱庶常叫下官做的,下官如何让他替下官保密?”
    “这是你俩之间的事,”谢行俭冷笑,“你跟本官说这些,就不怕本官回禀了杜大人,到时候革了你们的功名?”
    “谢修撰不会这么做的。”
    李通许舔舔嘴角的伤口,笃定道,“谢大人明知毁文书的人是下官,却在杜大人面前只字未提,还包揽下文书前半章,可见谢大人不想此事闹大,下官脸皮再厚一些,就当大人是替下官着想,不想揭发此事好让下官躲过一劫。”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谢行俭白了李通许一眼,哼道,“文书已然被毁,本官若这时候紧抓着此事不放,大家的心思都会放在这上面,那赶工的文书谁来完成?本官之所以不去找你算账,无非是顾及翰林院的脸面,本官可不想在太上皇的诞辰大典上,因为你的过错将整个翰林院都摆在众矢之地的笑话上。”
    李通许握紧的双手陡然放松,自嘲一笑,“原是下官自作多情,以为谢大人……”
    “等太上皇的诞辰结束后,你自行去杜大人跟前认错吧。”谢行俭劝道,“杜大人平日待人宽厚,应该不会太为难你,顶多扣你几月俸禄,亦或是打发你出去做活。”
    “多谢谢大人提点。”李通许怔松,愣了愣,犹豫的问道,“大人怎么不问问,下官为何跟您说这些?”
    谢行俭头抬都不抬,冷冷道:“你敢站出来承认,无非是你良心过意不去。”
    李通许抿紧嘴唇不说话,谢行俭身子往椅背一躺,言语中带着讽刺:你以为大家都眼瞎吗?”
    他指了指前面一个个奋笔疾书的庶常们,脸色黑沉:“他们无论是会试还是殿试,名词均排在你之上,你以为你的小动作能瞒得住他们?即便能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何况你下手未免太过草率拙劣,你真当大家都是傻子,看不出来是你在背后使绊子?”
    李通许抬眼看了一遍屋子里的冷清,入耳除了沙沙细碎的落笔声,就只剩下哗啦啦的翻纸声,李通许这么大的人站在谢行俭这里,埋头苦干的众人却没一个抬头看过来。
    谢行俭沉默半晌,又道,“大家都是聪明人,你的三脚功夫他们早就识破了。”
    “他们为何不……”李通许脸色变幻莫测,清瘦的脖颈青筋暴起。
    “你想知道他们为何不说?”
    谢行俭反唇讥笑,“说了又如何,左不过杜大人朝你发火,贬斥你,可毁掉的文书能回来吗?!”
    “你糊涂啊!”
    谢行俭抖着手指责道,“你是二甲吊尾巴进的翰林院,上个月皇上听说你是寒门出来的读书人,还特意从国库拨了一百两银子给你,好让你在京城安家,如今你这么拖翰林院的后腿,此事若是传到皇上耳里,岂不是让皇上寒心?圣上定会以为自己看走了眼,否则他看中的人怎么会在翰林院这般胡作非为!”
    李通许闻言,心里愈加难受,脸上的颜色转得格外热闹,有悔恨,有羞赧,还有做错事后的忐忑不安。
    谢行俭瞧着李通许消瘦的身子,想起此人和他一样出自农家,心里无端的烦躁起来,都说寒门出贵子难,李通许如今都爬上了翰林院,怎么还不知道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机会,干什么非要和朱庶常这样的狡诈小人混在一起?
    “你可知皇上当初为何点本官为状元?”谢行俭突然叹息。
    李通许愣了愣,断断续续道,“金銮殿外人人都说,谢驸马他爹是状元,一家子断不能有儿子越过老子的说法,故而点了谢驸马探花,而大人当初殿试出彩,所以才…破格点为状元。”
    “破格?”谢行俭嘴角起了几丝笑容,轻描淡写道,“今年殿试录用的学子一共三百名,刨去京城官宦家族学子八十九人,剩下的二百多人,一半之数是农贩小户之子,这可是往年从未有过的现象。”
    “大人的意思?”李通许容色一肃,“莫非皇上是有意点大人为状元?”
    许是这种话说的太过唐突,李通许说完后小心翼翼的观察谢行俭的脸色,见谢行俭面色未有不悦,这才松了口气。
    谢行俭不以为意的道,“说皇上有意点本官为状元,不如说皇上有意提拔寒门子。”
    他瞥了眼四周竖耳偷听的众庶常,招手让李通许靠近一点,压低嗓音道,“皇上出身高门,最是忌讳高门家族把持朝政,近几年越发看中寒门子,不然你以为你二甲吊尾巴的人,怎么有机会进到翰林院?”
    李通许闻言不敢置信的瞪直了眼睛,谢行俭满意的颔首,趁热打铁道,“诸多翰林院的人,唯有你我得了赏赐,本官是状元,赏赐状元府是朝廷的常制,除开本官外,三十六名翰林学士,只有你得了皇上的赏银,可见皇上是看重你的。”
    “皇上看重我?”李通许恍惚出神,低喃道:“我以为一百两人人都有,我以为皇上注意不到我……”
    谢行俭站起来往角落处屋檐走去,李通许不由自主的跟上去。
    他眯眼望着屋外郁郁葱葱的长青树,淡笑道:“寒门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你家里的事本官也有些了解,听说你家中有一老母?”
    李通许低头回道:“家中确实有一母,是庶…母…”
    “庶母?”谢行俭惊讶回头,李通许不是农家娃吗?农家还兴纳妾?
    李通许微微点头,言道:“家母死的早,家父不想续弦让母亲伤心,故而死活不同意再娶,无奈爷爷说下官还小需要人照顾,家父不得已纳了妾,庶母人很好,为了一心一意的照看下官,此生都未生子。”
    谢行俭听得连连点头,一般主母不在,妾室多会作妖,没想到李通许运气颇好,遇上了这么个好继母。
    “都怪下官…”李通许叹了口气,苦笑道,“下官这两年忙于学业,家里的事没顾上,自从下官的爹走后,下官的娘就迷上了镇上的赌坊,一不留神家产全赔了进去,若不是族里出了银子供下官上京求学,下官……”
    话未说完,但谢行俭明白李通许的意思,李通许接着道:“皇上赏赐的一百两,下官只留了十几两平日用的,剩下的悉数送回了老家抵债,可下官没想到,庶娘偷偷拿着这些银子又去了赌坊,输光了银子不说还倒欠了一屁.股债,家中来信,说赌坊扣了人,让下官拿银子…赎人,所以……”
    “所以你就应了朱庶常的要求,毁文书栽赃陷害于本官,而你,则能轻轻松松的从朱庶常手里拿到银子。”
    谢行俭侧身定定的看着李通许,李通许吓的往后直退,嘴唇翕动,眼睛四处乱瞟,就是不看谢行俭。
    谢行俭半阖着眼睛不再继续往下说,好半天才听到身边这人开口。
    “谢修撰连下官和朱庶常的小动作都了无指掌,不愧是从大理寺这个“阎王殿”里出来的人,果真明察秋毫。”
    李通许拱手自叹不如,期期艾艾道:“朱庶常给了下官一百五十两银子,让下官将翰林院的文书毁掉,并将这份罪过丢到大人您头上,下官……”
    谢行俭挺直的背倚靠在门框上,隔开几道弯曲的走廊,院子对面的大树下,朱庶常正躬着身子帮杜大人跑前跑后的搬书。
    骄燥如火伞的太阳像个蒸笼一样将整个翰林院包裹起来,热得使人喘不过气,四周的长青树叶被晒得蔫蔫软软,无精打采的耷拉着枝干,谢行俭站在风口处,只觉得迎面的风似热浪一样扑面而来。
    然而,远处的朱庶常像是感觉不到累和热一般,一遍遍的在走廊上跑来跑去的搬运书籍。
    “今年南方旱涝严重,皇上特准各地方的优监生和乡试副榜生迟些上京。”
    李通许擦擦脸上的汗水,声音清冷如腊月寒冰:“翰林院承接国子监新书编纂,朱庶常这般卖力讨好杜大人,无非是想得到编纂新书的机会。”
    他话说一半看向谢行俭,眼神意味不明:“朱庶常让下官栽赃陷害大人,只因为大人与罗家书肆有合作,大人出的考集被京城读书人奉若神明,若无意外,协助杜大人编纂新书的必然是大人您。”
    “你的意思是,朱庶常让你将文书被毁的过失扔给本官,是为了让本官在杜大人面前不得脸,到时候这编纂新书的机会只能给他朱庶常?”
    谢行俭抬头往院子那边看,朱庶常虽是用心的在搬书,无奈双腿短小,身子肥硕,才跑了三五个回合,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转头看下李通许,平静的道,“即便本官不在,你觉得杜大人会将编纂新书的机会给他吗?且不说翰林院人才济济,他朱庶常的文采能在杜大人跟前排的上号吗?他哪来的自信觉得没了本官,杜大人就非他不可?”
    李通许一愣,呆呆道:“下官听说朱庶常家中富裕…”
    “银子在翰林院不好使。”
    谢行俭失笑,“杜大人先前出进士朝考题时,曾得过皇上的赏赐,这才多久啊?杜大人绝对不会再收朱庶常的银子,从而替朱庶常开小门,这时候,杜大人在皇上面前还热乎着呢,大人的一举一动,自会有人报给皇上听,倘若大人摒弃翰林院其他的优秀庶常,转身去选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猜皇上会如何想?”
    “下官愚钝,没想到这上头去。”李通许惭愧的低下头,从前他总是嫉妒谢行俭,认为谢行俭和他一样出身寒门,凭什么谢行俭可以娶得侯门贵女,而他却卑微如尘埃。
    “你脸上的伤……”谢行俭收回远处的视线,直直的盯着李通许看。
    李通许嚇的眼皮子一抖,讪讪得伸手抚摸嘴角的伤口,心里惴惴,嘴唇颤动:“午间摔了一跤……”
    “朱庶常打的吧?”谢行俭双手环胸,歪着脑袋淡淡问道。
    “大人怎知……”李通许思索了半天,才艰难的嗫嚅道:“大人既知朱庶常…打人,那么应该知道下官要陷害于您…”
    “可你中途收手了。”谢行俭一言打断李通许,逼问道:“为什么?按理说你将文书被毁的事推给本官,你跟朱庶常的交易就顺利完成了,你也就不用遭他这顿打,为什么你中途反悔?”
    李通许抿抿嘴角的伤口,身子轻轻颤抖,偷眼去看谢行俭,小声诚实道:“其实大人误会了,下官本想将文书被毁的事推给大人的……”
    谢行俭:“??”
    “还望大人恕罪。”李通许唰的一下脸色苍白,慌忙跪地,“大人这一月在翰林院神龙不见尾,下官鲜少有机会和大人碰面,自然就……陷害不了。”
    谢行俭胸口一阵气血翻涌,敢情他这些时日若不忙着往大理寺跑,那李通许就真的会害了他呗?
    他深吸了一口气,拼命的抑制住想骂人的冲动,极力镇定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跟本官说这些,就不怕本官告到杜大人跟前去撸了你的官帽?”
    “大人不会。”
    李通许自信道,“得亏大人刚提醒,大人说杜大人才在皇上跟前露了脸,如今是处在鼎盛风口上,且下官是得了皇上一百两赏赐的优待寒门子,大人若是告状,杜大人顶多是训斥下官几句,断不会撸了下官。”
    谢行俭:“……”他现在扇自己两巴掌还来得及吗?
    “不过,”李通许慢慢匀了呼吸,脸上浮起苦涩的微笑,“下官嫉恨大人确有此事,收了朱庶常的银子毁掉文书确有此事,如今院里的同僚都要因为下官的一时过错,拼了命的赶制文书,下官…有罪。”
    谢行俭这才气平了些,低喝道:“做错了事皆要受到惩罚,岂是你一句有罪就能抵消?”
    李通许头垂得看不到任何表情,闷声道:“太上皇诞辰大典结束后,下官会向杜大人负荆请罪。”
    “你先起来吧,”谢行俭转过头看向院子里还在忙碌奔波的朱庶常,“文书被毁一次已经够了,本官不想看到第二次,谅你是初犯,且你能及时止损,本官不与你多计较,这件事就此翻篇,日后你去请罪时,也就别跟杜大人说你想陷害本官的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人敞亮。”李通许发自内心的感叹,就像谢行俭所说的,他这次做的事虽然不对,但他能迷途知返就已经很不错。
    李通许望着站他面前一副云淡风轻的谢行俭,此刻心头震吓的异常厉害。
    翰林院的寒门子又不止谢行俭一个,隔壁的林邵白、魏席坤都是寒门出身,他也不知自己起了什么魔障,偏偏和谢行俭过不去。
    当初接朱庶常的银子,一来是娘所欠银子的赌坊催的紧,二来他也想得到编纂新书的机会。
    李通许当初以为朱庶常不过是个和他一样嫉妒谢行俭的人,可越到后来,他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人。”
    正当谢行俭折身回屋时,李通许喊住了他。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