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7】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首页
更新于 2025-02-16 03:18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会试在京城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 流程和乡试一样, 考九天, 分考三场。
    初场定在三月初九, 第二场在三月十二号, 最后一场在三月十五。
    会试唯一不同的是要提前一天入贡院, 后一天出场, 也就是说,一场春闱,天南海北的举子们要在贡院里“与世隔绝”九天八夜。
    所考的内容当然比乡试难, 不过换汤不换药,文章照旧考四书五经和策问以及律法、算术等,诗赋则考五言八韵诗。
    谢行俭八号排队进贡院, 先搜身后发蜡烛, 他按照文籍上的标注找到自己的号房,不得不说, 京城会试的条件比地方乡试要好很多。
    就单说号房屋顶重新翻修这一点, 就可以看出朝廷很重视春闱。
    会试的主考官是科举以来人数最多的, 一共四名, 往年会试是由礼部主持, 今年换了吏部。
    相应的, 主考官也要换人,会试的主考官称为总载,由皇上亲自认命, 谢行俭搜身进来时大致扫了一眼, 为首的应该是朝廷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右边站着的是吏部尚书于大人,剩下的两位谢行俭不认识,想来应该是副都御史之类的官员。
    会试举人的通身气派就是和平常的读书人截然不同,谢行俭望着一个个儒雅优秀的举人们,握笔的手微微发紧。
    会试是跳龙门的大关,在这场危机重重的杀伐战场上,不知道要葬送多少人的锦绣梦,要想在这些卓尔不群的读书人里杀出重围,一举考进前三百,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谢行俭野心更大,他奢求的不仅仅是中贡士,所以他要承受的压力更多。
    谢行俭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审题,会试之前,他和林邵白几人仔细的研究过这届主考官,这届主考官姓马,今年高龄七十三,喜欢的文风多是那种严谨不花头不做作的,几人还调查到马大学士最厌恶的便是娇柔做作的词汇,因此谢行俭在下笔时格外注意这点,几篇文章中,他都是以宽宏的笔腔为基调,然后徐徐图之的讲述自己的观点,不掺杂半点辞藻华丽的句子。
    会试三场考完后,谢行俭的精神状态比乡试要好,除了手脚因为寒冷冻裂了几道口子,身体其他方面都很正常。
    走出考场后,谢行俭眼角眉梢有些许疲倦,守在门口的谢长义急忙往谢行俭身上披了件大氅。
    谢行俭拢了拢衣服,周身的寒气顿时被大氅上传来的暖暖热气消的一干二净,他诧异的掀开困乏的眼皮子,“爹——”
    谢长义指指路边停靠的马车,笑道,“你娘也来了,想着你等会出来冷的紧,便生了两个火炉在车里,瞧着时辰给你烘了些衣服鞋子啥的,你赶紧过去,将鞋子换掉。”
    谢行俭笑的“哎”了声,慢吞吞的往家里马车走去,边走边喊娘。
    王氏听到动静,掀开车帘招呼谢行俭赶紧进去驱寒。
    会试号房环境确实不错,但进门搜身特别严格,倒春寒的冷日子,贡院却只允许应试者穿五件单衣,鞋子也有要求,棉鞋和靴子都不允许穿,只能穿轻薄的布鞋。
    谢行俭忍受得了身上的寒冷,唯独脚不行,几天的功夫,他双脚冻的已经不成样子了。
    脚掌冻出了口子,脚背肿了老高,冻伤上隐隐溢出了血丝,王氏心疼的抹眼泪,帮谢行俭脱鞋袜时,双手都在发抖。
    血块凝固后,将皮肉跟鞋袜粘在一起,王氏下手很轻,然而谢行俭依然疼得额头冒冷汗。
    他耐不住疼痛嘶吼了一声,王氏红着眼怨骂,“下场考个试而已,做什么偏偏不让穿暖鞋,这大冷天的,冻伤了脚可不好治,冻脚很难根治啊——”
    谢行俭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惨淡的笑容,“娘,官家让我们读书人穿布鞋自然有他的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得!”
    王氏打断谢行俭,“你甭跟你娘说这些娘听不懂的之乎者也,官家怎么做娘说不得,娘只知道,我儿子脚冻伤了,回头这脚很难好!”
    谢行俭歪着头静静的看着他娘。
    王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泡脚桶,火炉上的水开了,王氏将泡脚用的脚架放进桶里,倒了热水后,王氏示意谢行俭将脚伸进去。
    “冻伤的脚即便是结痂了,也很难根治,等日头暖起来,你这脚会痒的挠心肝!”王氏叹口气。
    谢行俭背靠在车壁上,团团热气将冻青的脚围起来,不一会儿,脚掌心就被热气熏得发红,伤口上开始发痒。
    谢行俭忙看向他娘,王氏叹道,“这会子痒算什么,娘都说了,回头有更痒的等着你,我明儿让你爹去药铺寻寻药,看能不能治一治冻疮。”
    一提他爹,谢行俭这才意识到他爹没上车。
    “爹呢?”
    “你爹上魏家马车了吧?他刚才说要去看看莲姐儿。”王氏悄咪咪的道,“莲姐儿有了!”
    “有了?!!”
    谢行俭惊的差点站起来,动静大到泡脚桶都为之一震,里头的热水溅到腿上,痛的谢行俭咬牙咧咧。
    是他想的那个有了么?
    王氏捂着嘴笑,“满打满算,莲姐儿成亲也有小半年了,如今有了,有啥好稀奇的?”
    谢行俭吞咽口水,他娘这话没错啊,成亲小半载有了孩子不稀奇,可莲姐儿才将将十六岁啊——
    搁在上辈子,顶多是个高中生。
    魏席坤那个狗东西,未成年也能下嘴!
    谢行俭忽而一想,古代女子十五及笈……
    啧,便宜魏席坤了。
    *
    马车晃晃悠悠的回到家,谢行俭穿好鞋子下车,他们才敲了一下门,院门就从里头打开了,站在门口的是抱着团宝的王多麦。
    小家伙似乎才哭过,一双水漉漉的眼睛红通一片,正一顿一顿的打着哭嗝呢,乍然看到谢行俭和王氏,小家伙眼睛一亮,双手张开。
    王氏走上前想抱,谁知小家伙手往旁边一挪,含含糊糊的喊,“小……小哥……抱……”
    谢行俭一愣,慌张的接过弟弟。
    王氏佯装拈酸的笑了一声,捏捏胖娃娃的脸蛋,故作心疼道,“小崽子喂,娘在这呢,不喊娘光喊小哥……”
    团宝双手环在谢行俭的脖颈上,见王氏脸色变了变,小嘴糯糯的张开喊了声娘,王氏笑的哎声。
    只喊了声娘,团宝立马就把脑袋往谢行俭怀里拱,谢行俭大氅里头暖和,小家伙舒服的直哼哼。
    谢行俭笑的拍拍小家伙的屁.股,哄着小孩再喊他几声小哥,团宝现在似乎心情很不错,连着叫了好几声小哥。
    旁边的王多麦咧嘴,“你们没回来的时候,团宝就一直哭,哭着吵着要见姑姑和表弟,我没法子只能抱他来门口转转,好在你们及时回来了,不然他还得哭。”
    王氏笑着逗团宝,开玩笑喊他“小哭包”,团宝还小,尚且不知道小哭包是啥意思,再加上王氏说话一直在笑,团宝以为他娘在跟他闹着玩呢,咧来小嘴学王氏喊小哭包。
    三个大人笑作一团。
    才进屋一会,谢长义就回来了,王氏忙进厨房给爷俩做饭。
    谢行俭先去洗了个热水澡,脚上的冻伤经热水洗刷后,露出的伤口惨白瘆人,刚才罗家派小厮送来了上好的冻疮粉,谢行俭担心春日暖和后伤口痒人,因此很认真的将药粉涂抹在伤口上,边边拐拐都不落下。
    经历难熬的九天会试后,谢行俭饿的饥肠辘辘,吃了九天的咸菜煮饭,他嘴巴早就没啥味了,所以当他娘端上鸡肉面条,谢行俭狼吞虎咽的吃了三大碗才放筷子。
    王氏在雁平养了很多鸡,来京城前,王氏留了一半鸡给谢行孝,剩下的全部宰杀用雪封藏着,一路带到了京城。
    现在的气温拔高了些,雪水都化掉了,王氏便在后院大树上牵了条长绳,将没吃完的鸡抹上盐巴腌制晒干。
    吃完香气四溢的鸡肉面后,魏氏兄弟约着林邵白来到他家。
    会试特殊,四人不免要问一问大家考的如何。
    几番交谈后,四人均相视一笑。
    看来这次会试的题目很合大家的胃口。
    中途,王氏抱着团宝进来问大家冷不冷,他们如今住的朱雀街大院的地龙才烧上没几天,王氏身为南方人没见到这玩意,虽然这些天烧的很顺利,可操心的王氏时刻担心地龙出问题,便过来问一句。
    谢行俭笑说暖和的很,林邵白几位站起来也说屋子里暖如春日。
    王氏见状,这才放下心抱着团宝出去。
    团宝咿咿呀呀的非要谢行俭抱,谢行俭没法子只好抱着小弟和三人说话。
    许是有了小孩子在场,几人话题越聊越偏,三两句后就转移到了小孩子身上。
    林邵白长的清秀好看,几人中,是除了自己亲哥哥谢行俭外,团宝最喜欢的人,林邵白一逗团宝,团宝就看他,魏氏兄弟长相粗犷,团宝不爱看。
    谢行俭暗暗无语,这才多大的孩子,就这么以貌取人!
    团宝不看魏氏兄弟,魏氏兄弟反而格外的心痒,尤其是魏席坤,看团宝的眼神,火热炯炯,若不是顾忌谢行俭这个小叔身份,谢行俭觉得魏席坤都要上来抢娃了。
    谢行俭瞪了一眼魏席坤,瞧魏席坤那贼兮兮的目光,打量谁不知道他喜欢小孩似的!
    魏席坤中途出去如厕,林邵白眼睛一斜,笑问,“他这是咋啦?”
    他是谁,不言而喻。
    “能咋啦!”
    谢行俭白了一眼林邵白,顺手将团宝放在暖被上,小家伙能走点路,来到宽大的床上后,自顾自的半走半爬玩的欢快,时不时的看一眼谢行俭,谢行俭见弟弟望过来,连忙张开双臂,小家伙噗嗤噗嗤的撞进他的胸怀。
    啧,真软,身上还带有纯香的奶味。
    啊,他也想拥有一个这么好玩的儿子,谢行俭如是想。
    林邵白将谢行俭露出的痴汉样看在眼里,笑道,“半斤对八两的东西,我看你和他没区别。”
    谢行俭嘴一抽,默不作声。
    魏席时感慨道,“我倒是羡慕堂哥,堂嫂跟过来没多久就怀上了,不像我,成了亲跟孤家寡人没两样。”
    魏席时十月份也成了亲,只不过妻子没跟来,留在老家侍奉魏席时的爹娘。
    谢行俭亲了亲怀里软萌萌的弟弟,笑道,“你急什么,等殿试结束,你自然就要归家,到时候……哈哈哈,温情蜜意的小日子还远么?”
    魏席时嘴角渐弯,“你还笑话我,我瞧着你比我更急吧,会试才结束呢,罗家大批补身子的吃食就往这里送,听居三说,老侯爷不让你跟罗小姐见面,说什么筹备婚宴前,怕出乱子,哈哈哈,能出什么乱子,无非是小两口耐不住寂寞,提前尝了禁果——”
    谢行俭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佯装不悦道,“团宝在呢,你别当着他的面胡说八道!”
    魏席时笑的更厉害,拍拍手让团宝去他怀里,团宝小鼻子一皱,嘴巴一撇,隐隐要哭的节奏。
    魏席时脸一黑,他有那么吓人吗?
    这回换谢行俭哈哈大笑,团宝见哥哥笑,粉嫩嫩的小脸笑的格外开心。
    刚洗手进来的魏席坤见到这一幕,眼睛都看红了,顾不上擦手上的水迹就往团宝身边跑,团宝在被下“毒手”之前,谢行俭眼疾手快的将弟弟转移了方向。
    魏席坤:“……”
    团宝嗜睡,才玩了一小会就开始打瞌睡,谢行俭只好喊来他娘将团宝抱回房间去,没了小孩子玩耍,四人的话题渐趋往会试上走。
    “京城这两天才停了雪,却又下起了雨,中间只出了两三天的太阳,猛地变冷,你们可都要注意保暖,但凡身上有不舒服的,别硬撑着!”
    谢行俭继续道,“会试举子多,京城的大夫很难请,伤寒药更是难买,你们也别急,等会在我这带点回去,老侯爷派人送了很多药,我一时也用不完。”
    三人点头,会试出榜前他们身体可不能出事,尤其是他们有把握进殿试的情况下。
    四人约定今日之后到放榜前都不聚了,省着来回两地跑受了风寒。
    正好他们趁着这段时间在家好好的温书准备殿试。
    期间,雁平县学的另外两位举人过来拜访谢行俭,提出邀请谢行俭出去参加诗会,谢行俭婉言拒绝,见二人兴致盎然,他不好扫二人的兴,因而并没有像劝林邵白他们那样,劝二人这两天最好别外出。
    谢行俭第六感一贯很准,会试放榜前两天,京城一部分举人都生病了,然而各大药铺的风寒药匮乏至极,最后不知是谁传出煮枇杷叶能驱寒,一时间,京城的长青枇杷树一夜之间树干全秃了。
    谢行俭听到此消息时,笑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阳春四月,满山的杏花争相绽放,京城上空弥漫着一股甜香,放眼望去,花色有红有白,开在京城四大街上,亦或是山野田畔,偌大的京城就这样被围堵在艳溢香融的杏花堆里。
    杏花姿娇,占尽春风得意,四月天里,贡院门口终于贴出了众人遥遥祈盼的贡士杏榜。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