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0】捉虫
首页
更新于 2025-02-16 03:18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话虽如此。”一青衣书生摇着扇子, 慢条斯理道, “只我听说隔壁府城的案首罗郁卓文采也是相当了得, 怕是……”
    话只说一半, 但在场的人都是人精, 一下就领悟了书生后半句的意思。
    “的确, 吴兄这回的强敌大抵就是罗家这位小公子了。”
    “罗家武将出生, 百年来好不容易出一个文人,可不得好好栽培栽培,单说读书请的先生, 不是大儒就是那些头名进士,家中藏有的古籍孤本,本本千金难得, 可对罗郁卓而言却是手到擒来, 这般想想,哪一点不比咱们领先一步?”
    有人酸巴巴的道, “我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又怎会拿不到案首, 只咱们寒门走出来的, 诶……总之是娘胎里就差了一大截。”
    此话一出, 好多人都纷纷摇头叹息, 遗憾自个没一个好出身,否则早就冲出云霄,平步青云。
    “罗家这位小公子神出鬼没, 咱们来郡城都好些天了, 怎么都不见他人影,他莫不是看不上咱们这些人起的诗会不成?”
    有书生不耐的抱怨,可碍于罗家的声威,没人敢出言说道,冷下来的气氛猛的一击,说话的书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连忙捂着脸退至角落。
    谢行俭坐在一旁抿了口茶,一言不发。
    “诸位有所不知。”
    见大家突然静了下来,吴子原笑着道,“我听说罗家得了恩典,准许罗郁卓上京赶考,此番怕是不能见着罗小公子了。”
    “原来如此。”
    之前酸罗郁卓的书生立马站出来,讪讪一笑,“听说罗老侯爷为人严谨平和,前朝时期也是从民间走出来发的家,虽几代下来换了门楣,但料想依罗家的家教教出的儿孙,自然不会数典忘祖,当然也就不会因为咱们的身份而看低寒门子,原是我想岔了。”
    说完话,几个有着同样想法的书生都跟着呵呵呵的笑。
    谢行俭嘴角往上一钩,这帮人能屈能伸,一张巧嘴倒是能圆回来帮自己解围,不错。
    谁料,下面一句话直.挺挺的叫谢行俭黑了脸。
    “平阳郡没了罗郁卓,想来这院试案首之位非吴兄莫属了!”
    “的却如此。”
    “小三元可不多见,如今新帝登基才一年,正是用人之际,吴兄若加把劲,一鼓作气拿个大.三元,日后的官途必定锦绣无比。”
    谢行俭憋屈的垂眸,果然天底下的人只会记住案首,像他这样的第二名太无足轻重,太不值一提。
    吴子原似是想考前低调些,便朝众人拱手,谦虚的笑笑,“各位好友抬爱了,天下之大,才华横溢的学子何其之多,据我所知,平阳郡下的两府好几个一甲之人都不比在下差,还望各位日后千万别这么抬高在下,一切还需等院试放榜。”
    顿了顿,转移话题道,“去年地动后出了一伙恶霸抢匪,听说是一位姓谢的学子偷偷报了官,官府这才趁机一举拿下了那帮人。”
    “这事我也听说了。”旁边一书生笑了下,“要说这位仁兄,也是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啊,貌似是雁平县县学的学生——”
    一提雁平县,众人发出声声讥讽的笑。
    “原来出自雁平县!”万宝华轻蔑道,“什么胆量过人,我看他是贪生怕死,想来是吓破了胆子才跑去找官府的吧,也就不知情的人才将抓捕的功劳算他一份,切。”
    谢行俭握盏的手一紧,眉宇蹙起。
    “万兄这话有理。”有人开玩笑道,“听说此子方年才十四五岁,半大的孩子能干什么,遇上抢匪可不就吓得屁滚尿流,哈哈哈——”
    科考在即,好不容易有个话题说出来能缓缓严肃的气氛,大家都忍俊不禁的跟着大笑。
    谢行俭很‘荣幸’的被大家称作‘谢学子’,在现场被愚弄溜达了一回。
    “听说这谢学子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寒门农家子,若不是抢匪一事骇人至极,他也未必被众人所知!”
    “是了是了,如其出这种风头,还不如刻苦些,来日在科考上占着一席之地,如此这般才服人心。”
    “它雁平县县学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有人嗤笑道,“都是一群酒肉饭桶,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蠢人罢了!”
    “雁平县不是出了罗郁卓吗?”有人小声哔哔。
    “罗郁卓又没去县学!”万宝华眉梢往上一带,不屑道,“倘若真进了那县学,如今哪还有平阳郡的大才子罗案首?”
    “也是。”
    “不知今年雁平县的情况如何,似乎他们一行人才来郡城。”
    “丢脸都丢到京城去了,若他们来郡城早点,岂不是光着身子让咱们取笑?”
    “哈哈哈,万兄说话还是遮掩些好。”吴子原笑道,“指不定咱们人中,就有雁平县的学生在,若是听到了,定要指责你背后嚼人舌根,说三道四。”
    万宝华翻了个白眼,正欲开口,就见谢行俭猛地朝地上狠狠的掷下茶杯,‘砰’的一声炸响使得众人不由得循声望去。
    “各位好歹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怎么一个个的学那些长舌妇作甚?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的搬弄是非,岂是君子所为?说雁平县出来的是酒肉饭桶,在我看来,你们也不是什么好鸟,一群朽木废物!”
    谢行俭嘴角牵了牵,眼底却溢满冷漠与嘲弄。
    雁平县的学子去年确实做的难堪,但他们早就意识到错误了,也悔过自新了还要怎样?
    如今过去一年,怎么还有人一概而论,处处诋毁雁平县出来的读书人。
    “你是谁?”万宝华转过身,干笑问。
    接着又道,“瞧你愤愤不平的样子,莫非真如吴兄所言,是混在咱们中的雁平县人?”
    “不止!”谢行俭大马金刀的斜躺在椅子上,痞笑的拱拱手,“在下不才,还是各位口中那位胆小如鼠的谢学子。”
    谢行俭的嗓音嘶哑低沉,落入他们的耳里显得刺耳的很。
    万宝华身体有一瞬僵硬,转而恢复如常,拱手笑道,“原来是那位报官为名除害的谢英雄,失敬失敬。”
    谢行俭哼笑,“怎么?我不是吓的屁滚尿流吗?什么时候又成了英雄?”
    万宝华唰的一下变脸,气的脸色黑一块红一块。
    “后生可畏啊,谢学子小小年纪就来下场院试,想必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为兄痴长你几岁,也才头回下院试场。”
    谢行俭眼一斜,“你哪位啊?”
    吴子原拱手的动作一滞,牙根咬的梆梆响。
    “你别不识好歹!”万宝华气着拿手指对着谢行俭,“多少人想得吴兄一句赞赏都不能如意,你倒好,竟然还如此——”
    “如此怎么?”谢行俭打断他,微笑道,“一个连秀才名头还没拿到手的书生,我谢某要他称赞有何用?你既然如此舔他?可否告诉我,他吴童生一句赞赏值几个银子?”
    谢行俭就是想恶心恶心人,遂将吴童生三字咬的极其重。
    万宝华红着脸抿唇不语。
    一旁的吴子原也黑着脸不说话。
    谢行俭冷笑,不过是些仗着有点小成就,就敢在郡城撒野的混球罢了,也不知书是怎么读的,竟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平阳郡辖制两府,多的是学问好的读书人。
    他们府此次没了案首罗郁卓,后面还有好些厉害的人物呢。
    咳,比如说他。
    这帮子人竟然大言不惭的就认准姓吴的能拿走院试案首?简直不把他们府放在眼里,实属可笑!
    要说就这点好,文人之间甩的都是嘴皮子功夫,谢行俭一番话问倒他们后,众书生顶多是面露羞愧低头不说话,再气人也不见他们敢伦拳头上来打架。
    谢行俭凭借的就是这点,不然他也怂啊,这好多号人在呢,真要打起来,他吃亏。
    因此,耍完威风后,趁着一帮子书生不注意,谢行俭赶紧拉着他哥溜出了客栈。
    “小宝,咱不住这家客栈?”谢行孝刚去解手了,压根不知道他老弟干了大事。
    住这?谢行俭摇头。
    他还想活久点。
    他才出言‘挑衅’了那些人,虽说读书人明面上不会出手打人,但搞不准背地里使坏呢。
    读书人有时候毒计一环套一环,手段简直能与后宅勾心斗角的妇人媲美。
    为了性命着想,他还是远离这地方为好。
    “哥,这地离礼房有点远,咱还是找个近点的住吧。”谢行俭嘿嘿的糊弄他哥。
    “行,等会你去领文籍,我正好去周围转转,看有没有合适的客栈。”谢行孝也觉得刚才那一家客栈不好,连上个茅厕都要拎着裤子跑老远。
    大热天的,谁受得住?
    而且还小气吧啦的,不就多倒了一桶水洗手嘛,咋店小二还追了他两条街?害他都快跑断了腿。
    同样跑的大汗淋漓的谢行俭心里门儿清,那是因为他摔了茶杯忘了付钱啊。
    他之前原以为是那帮书生回过神来找他算账呢,听他哥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店小二追他们。
    算了算了,都已经跑到礼房这里了,还能折回去赔钱?
    说真的,不太实际,主要太热了,跑来跑去能要他半条命。
    谢行俭手挡在额头上,眯着眼望着头顶火辣辣的烈日。
    心里却在为店小二默哀,希望这家客栈能不苛责小二,反正杯子钱他是赔不了了。
    他今天突然想当一个坏人,就那种好端端的摔人家店里的茶杯还不想掏钱赔偿的小垃圾。
    想明白后,谢·坏人·小宝雄赳赳的背着书箱排队进了礼房,确认信息后,拿着文籍找了另外一家客栈。
    目测这家客栈离之前那家有好长一条路呢,谢行俭拍拍胸脯安慰自己,想来那帮书生应该不会有闲心找来这里吧,毕竟身后就是郡城衙门,出了事他们不好脱身离开。
    吴子原和万宝华他们气的不轻,可确实如谢行俭所想,不敢私自找来报仇,原指望出钱叫几个小痞子上去教训谢行俭一顿,谁知道谢行俭跑的比谁都快,眨眼的功夫连包袱带人,在客栈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吴兄莫急。”万宝华咬牙切齿道,“如今知道他姓谢,又是雁平县人,等过些时日院试出了榜,咱们有的是法子找到他。”
    吴子原却十分清醒的摇头,“怕是够呛,谁知道他会不会考完就离开郡城?到时候难道咱们还要去雁平县找人算账不成?传出去不怕人笑话,说咱们肚量小?”
    “不将他找出来,难道咱们就这样算了?”万宝华状似不甘心道,“这谢家子如何辱骂我等都无所谓,只他质疑吴兄你的才学就不应当,吴兄能咽的下这口气?”
    吴子原眼神闪了闪,周围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
    “就是,雁平县出来的读书人没一个好的,罗郁卓不过是得了家族庇佑,才没长歪。”
    “刚才那谢的也太不把吴兄放在眼里了,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就以为自己是根葱了,敢在咱们面前装蒜?”
    燥热的客栈里,一群人众说纷纭,听的吴子原脑壳卡卡直响,疼的紧。
    “吴兄可有了主意?”万宝华突然靠近,阴测测道,“可要试试咱们在府试那法子……”
    万宝华话未尽,吴子原却已领悟他的意思。
    吴子原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按住了万宝华,“算了吧——”
    “你能忍?”万宝华眼皮子往上一撩,满满的不可思议,小声道,“什么时候吴兄这般瞻前顾后了?你若是不敢做,我去!”
    说着就甩袖大步往外走。
    吴子原心急如焚,赶忙返身拦住万宝华。
    “郡城这么大,你上哪找那姓谢的去?”
    “街上有的是地痞,随便给点银子,有什么事干不成?”万宝华也不知是真的想帮吴子原出气还是怎么滴,愤恨的掏出腰间的钱袋子往桌上一砸。
    “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就不信我找不着那姓谢的,不就是雁平县的一个书生吗?如今科考在即,他能躲哪去?”
    银子撞向木板发出的清脆声音,引的周围客人频频张望。
    这里头也包括客栈西北角窗口刚刚入座的那桌客人。
    只见有人推了推身边的清瘦男人,小声嘀咕道,“次武兄,我咋觉得他是在说你呢?”
    被唤表字次武的正是谢行文。
    他这回来郡城是为了参加院试。
    客栈的动静他一进屋就注意到了,再听到同窗的话语,他不由的皱起眉头,目光凝住,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好半天才淡淡道,“那些人说的不是我。”
    “那是谁?又是姓谢,又是咱们雁平县的人,不会是你族亲吧?”同窗实属好奇。
    谢行文摇摇头,不承认也不说认不认识。
    自从去年经历科考失败,名声落地后,再加上至亲爹娘兄弟都弃他而去,这一年来,谢行文心境变化不少,每日除了读书,他几乎足不出户。
    回到林水村后,他将长义叔临走前的一番嘱咐反复琢磨,终于学会在外面不喜于色,不怒于行,如今院试在即,他还是少说话为好,且不能重蹈覆辙,不然愧对……等他归家的如娘。
    依他这些年对谢行俭这小孩的观察,他不出声才是对的,想来这孩子早已摆脱了这些书生的纠缠,否则这帮人这会子也不会还守在客栈,急的像无头苍蝇一般。
    谢行文这回放聪明了,目不斜视的上了客栈二楼,万宝华和吴子原也就不知道还有一个姓谢的书生在这里。
    当然,万宝华等人想拿谢行文威胁谢行俭,不好意思,谢行俭估计理都不理,同样,谢行文成长了不少,不再是涉世未深的愚蠢人,也不会傻了吧唧的暴露身份去招惹横祸。
    这边,万宝华最终还是被吴子原拦住了。
    原因很奇葩,他豪气的往桌上丢的钱袋,一抬眼的功夫,就被扒手顺走了。
    没钱,找卵子推磨哦。
    接下来吃饭都成问题。
    *
    客栈里,谢行俭冲了个凉水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之前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浸透,咸津津的。
    这家客栈够大,开的房间带两张床,还贴心的用帘子将两张床隔开了来。
    谢行俭尤为满意这点,不像他跟他爹两人在县城那回,客栈为了省钱只摆了一张标准床和一个小竹榻,睡的不踏实。
    喊小二送上两碗腌萝卜凉面,兄弟俩吃完后,各干各的。
    时辰接近下午,日头降了不少,谢行孝打算去周围转转,看能不能买点好货运回家摆铺子里卖卖。
    谢行俭则摊开书本,认认真真的开始温书。
    距离院试还有两天的时间,他决定这两天除了吃喝拉撒,就呆在客栈里不出去了。
    管外头举办什么诗社诗会,他一概不去参加,至于相关院试消息,不用他打听,每天到处奔波的大哥,定点定时的将消息带回来说给他听。
    比方说阅卷的会是哪些教谕先生,出的考题难不难,今年的案首会花落谁家等等。
    他哥说的像真的一样,然而谢行俭对这些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只不过……
    “真的有人在赌坊下注,赌我能当案首?”谢行俭执笔的手一顿,惊讶不已。
    谢行孝点点头,“也没明点你的名字,只说什么罗案首不在平阳郡考,大家就想赌一把,看看咱们县有谁会接罗案首的班,这才有人提了你。”
    谢行俭闻言,面不改色道,“换汤不换药,小把戏罢了。”
    “啥意思?”谢行孝不理解。
    “世人都是怪性子,只会记得案首,不会无缘无故提我,院试又不是县试、府试,来的考生不仅仅有咱们府的,还有邻府的书生,如今罗案首不在,他们为何不拿两府下注,反而偏偏拎出小小的雁平县做比较?不就是拿雁平县去年的丑闻唰锅吗,没啥新意。”
    谢行孝啼笑皆非,“我当什么……这些人还有完没完了,总揪着这事不放干什么!”
    “大概闲的慌。”谢行俭卷好文章,从容不迫道,“哥,你信不信,雁平县今年绝对会艳压群芳、一雪前耻。”
    谢行孝懵懵的点着脑袋。
    谢行俭定定的望着他哥,平心静气道,“不止院试会大放异彩,乡试也是如此。”
    也不看看他们雁平县的学子这一年来,头悬梁锥刺股的发狠劲。
    而那帮背地厮说嘲讽他们的书生在干嘛?
    他们在看雁平县的笑话,而雁平县却在努力创造奇迹。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